杂谈 ||砂器的制作过程
关注“雅安论坛”平台!喜欢这篇文章就转发给朋友们吧!
荥经黑砂,主要产自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这里生产的砂器才有资格称“荥经砂器”。1981年前称“荥经砂锅”,主要受产品的局限性,那时的“荥经砂锅”几成了荥经的代名词,外地人从砂锅开始认识荥经。
馒头窑:顾名思义因窑炉像馒头笼而得名,火熊熊燃烧着,窑工们将要焙烧的半成品一件件在窑上码放好,然后用铁杆将巨大的铁盖子移来盖上。约摸1小时后,砂器就出窑了。轻烟腾空而起,红红的火苗蹿出地坑,场面甚是热烈而壮观。
荥经砂器的制作基本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汉族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故产品可能件件不雷同,件件是绝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采料主要指取粘土、备煤渣;加工粉碎,原始作坊采用役牛碾细、和水、牛踩,现都是球磨机粉碎、搅拌机搅拌;制胚采用托转盘,模具(或不用模具)手工制作,脚蹬踩转盘。成型、贴花、雕刻、独特造型均在这一环节完成;晾晒采用自然阴干,不宜曝晒;
焙烧是将阴干的毛胚放入特制的地坑或烧窑,一般一层煤一层毛胚的放,点火封闭,经10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出炉时,将带着高温的产品投入上釉地坑燃烧上釉;最后出炉,降温后入库,检测成品质量分类存放。
制作方式分为采料、粉碎、搅拌、制胚、晾晒、焙烧、上釉、出炉、入库等几道程序。其工艺要求环环紧扣,一丝不苟,其中尤以制胚造型是砂器工艺的重要环节。手工的轻重、图案的精致、打磨的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焙烧的火候、上釉的优劣也决定着产品质量。
长期以来,当地的手工艺人都在不断试验,改进原料配方,想为砂器找到新卖点。他们首先解决了荥经砂锅易掉砂、手感粗糙的问题。之后,他们又在砂锅上烧制腾龙浮雕,将圆把手改为盘龙作把手,这样一变,老砂锅的市场价从一二十元一下涨到四五十元。但当电压力锅、紫砂锅在市场上热卖,黑砂锅的市场又开始冷清了。
微信账号:guoshanghualang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国尚文化旗下有国尚杂志、国尚美术馆等,期待您的光临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二区19-8联系方式:010-85725860189217788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