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论坛

标题: 中山大学博士论文之明清时期芦山岗 [打印本页]

作者: 亚之轩elva    时间: 2019-3-31 09:58
标题: 中山大学博士论文之明清时期芦山岗
             五甲口场处于“邛州--五甲口场f芦山县”以及“名山县一五甲口场f芦山县”的交汇地。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经五甲口场的商路下一站芦山县,是五甲口场人货的贸易终点吗?如果是,芦山县有什么可以交换的货物呢?如果不是,那么经过五甲口场的商路最终又是通往哪里呢?


民国《芦山县志》载:“芦山东西直径不过十余里,南北直径不过四十余里,户口七千,人民仅三万余,一切负担颇为繁重这段话出自民国时期“邑绅商学界请复旧治禀由于当时芦山县匪患频仍「“灵关”是控制土匪活动的重要关口,芦山县绅商学界要求把灵关从天全县重新收回来管理而写给芦山县长的禀文。
芦山县的地域范围和水东乡的地域范围差不多大,芦山县到民国年间人口才三万多人,那么乾隆中后期芦山县的人口可能还没有三万人。从这些硬条件来判断,
芦山县不可能成为水东乡五甲口场人货贸易的终点。  五甲口场到芦山县城,需要翻越水东乡西面芦山岗上的箭杆林。芦山岗这道绵延数十里的山岭,它是雅安县水东乡与芦山县的分界山,


水东乡人把这道山脉称之为“芦山岗”,芦山县人则把它称之为“罗城山S《芦山县志》载:“形势,东,罗城山,一名罗纯山,志名始阳山。盖山势绵亘如罗城,曰罗纯者。昔雅州罗纯荡,土人之别称也。志名始阳山者,谓日出于东若阳之从兹始也。其山路可。
作者: 橙楓    时间: 2019-3-31 10:08
             五甲口的名称,最早见于咸丰六年(1856)的《磐安桥碑记》;五甲口的意思,即水东乡上里第五甲的路口;
今天“上里古镇”的所在地即是清代水东乡的五甲,也就是五甲口场地。众姓修建平水桥乾隆五十二年(1787),在五甲口场东头的白马泉上,一座石桥被架起了,这座石桥由众姓集资修建,取名为“平水桥S该桥总长约13米,宽约2米,


至今仍是人们出入上里古镇的重要桥梁。该桥由石墩和红砂石石板搭建而成,两个主石墩放置在白马泉中,石墩为整体红沙石,约有2立方米,石墩上面分别承担两岸搭建的总宽度约为2米的石板:西岸的石板有两块,每块厚约30厘米,长约5米,宽约90厘米,东岸的石板有三块,每块厚约30原米.长约5米.
作者: 橙楓    时间: 2019-3-31 10:19
             芦山岗茶道是五甲口场至打箭炉的漫长
茶道中很短的起始一段路,总长不过三四十里。
乾隆五十二年(1787)五甲口场众姓修平水桥和文星渡福寿桥,就已表明芦山岗茶道上的人货已较为繁忙。
这条茶道经五甲口西头文星渡福寿桥后一路西行,沿着黄茅溪照片7芦山岗箭杆林茶道,


往芦山县方向蜿蜓于芦山岗东面的山沟里,途中有好几个地方需要顺着溪流山形的走势而越过溪流继续前行。
作者: 橙楓    时间: 2019-3-31 10:29
             金川战争和芦山岗茶道


芦山岗茶道是五甲口场至大小金川(木坪)和打箭炉的漫长
茶道中很短的起始一段路,总长不过三四十 里。


乾隆五十二年(1787)五甲口场众姓修 平水桥和文星渡福寿桥,就已表明芦山岗茶 道上的人货已较为繁忙。
这条茶道经五甲口 西头文星渡福寿桥后一路西行,沿着黄茅溪 照片7芦山岗箭杆林茶道,


往芦山县方向 蜿蜓于芦山岗东面的山沟里,途中有好几个地 方需要顺着溪流山形的走势而越过溪流继续前行。


芦山岗茶道沿线居住人群  要讨论芦山岗茶道,我们得初步了解居住在这条道路沿线的人群情况.在芦山岗东面山沟的半山腰上,约距五甲口场10里的地方,聚居了师姓人户,这个地点即在今天上里镇箭杆林村一组小地名河石坝处。经过师姓人户,再往山上爬约5里就到了芦山岗的分水岭箭杆林,这里聚居着黄姓人户,这个地点,即今天上里镇箭杆林村边界。翻过箭杆林,就进入了芦山县境内。  这两个地点之所以能形成人户聚居,应与爬山中途需要休息有关。据上里镇箭杆林村一组河石坝的一位不知名的师姓老人说:“师家也有宗支碑,石头很大,有两面,离河石坝远得很,地名叫官房山麓子宕(音人当年抬棺材都抬了一天才到,现在走路要两个多小时,这个地方是师家自己选的,他(指坟墓主人)就是阴阳先生/266由于各种原因,我没能去成麓子宕(音),我对师氏的家史了解并不多。  芦山岗山顶箭杆林为黄氏,他们与陈家山陈氏遥向相望,一个在西面山头,一个在东面山头,两山中间的一方平地,则是五甲口场。黄氏较早的坟墓建于箭杆林去芦山县茶道附近。其墓碑"7如右。乾隆五十年乙巳壬g淵仁号皇^^诰*/丙 月十丁
作者: 橙楓    时间: 2019-3-31 10:39
             芦山岗山顶箭杆林为黄氏,他们与陈家山陈氏遥向相望,一个在西面山头,一个在东面山头,两山中间的一方平地,则是五甲口场。黄氏较早的坟墓建于箭杆林去芦山县茶道附近。其墓碑"7如右。
乾隆五十年(1785)箭杆林黄氏已修建了一个三座墓穴相连的石板围成的坟垣,墓碑形制与陈家山陈天道的相似。与同时期水东乡其他坟墓规模形制相比这是水东乡乾隆时期规模较大的坟垣,其花费白银必不在少数。从这一点来看,乾隆中后期水东乡率先致富的地方,不在平原地区而在处于婉蜒漫长茶道之上的各个山头。


这通黄天照的碑文显示,箭杆林黄氏与芦山县宋姓联姻(即“表侄宋志明”之语)。就我收集的墓碑文来看,水东乡人与芦山县人联姻的情况不多(芦山岗黄氏也多和水东乡人联姻),箭杆林处于水东乡与芦山县的分水岭,这是箭杆林黄氏与芦山县人联姻的地缘原乾隆五十年乙巳 芦山县文生质型明拜题如      


A讳ts双星之墓丙月十五日立祀男明映碾巒孙文卅林巒玄孙
作者: 橙楓    时间: 2019-3-31 10:49
             乾隆五十年(1785)箭杆林黄氏已修建了一个三座墓穴相连的石板围成的坟垣,墓碑形制与陈家山陈天道的相似。与同时期水东乡其他坟墓规模形制相比这是水东乡乾隆时期规模较大的坟垣,其花费白银必不在少数。
从这一点来看,乾隆中后期水东乡率先致富的地方,不在平原地区而在处于婉蜒漫长茶道之上的各个山头。  这通黄天照的碑文显示,箭杆林黄氏与芦山县宋姓联姻(即“表侄宋志明”之语)。


就我收集的墓碑文芦山县文生质型明拜题如冲A讳ts双星之墓皿日立祀男明映巒孙文"玄孙来看,水东乡人与芦山县人联姻的情况不多(芦山岗黄氏也多和水东乡人联姻),箭杆林处于水东乡与芦山县的分水岭,这是箭杆林黄氏与芦山县人联姻的地缘原师姓老人口述,时间:2008年12月25日,地点,上里镇箭杆林村 2008年!2月25日拍照并抄录
作者: 橙楓    时间: 2019-3-31 10:58
             清末水东乡的地方秩序到底有没有崩溃?本文之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原因在于JohnM. Flower据称花了十年时间来研究清代雅安水东乡的道路和庙宇,并于2004年发表了《路是走出来的:四川雅安县的道路、庙宇和历史记忆》(ARoadIs Made: Roads, Temples, and Historical Memory in Ya'an County Sichuan) 打 本文打算在这里回应他的观点。


Flower所讨论的道路(即其文中的“北路”),指的是雅安县北上经太平场、峡口至下里、中里、上里的道路。他涉及到的庙宇有城隍庙.土地神、文昌宫、川主庙,其讨论的重点在川主庙,该川主庙在清代水东乡的南面,即罗绳山南端的莲花山东南面,陇西河经峡口流出下里的位置。


他讨论的地域范围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太平乡(即清代水东乡的东南部),他试图把这条道路以及道路上的庙宇(主要是川主庙,在太平场),放到清末(1883) 到1992年这段时间里,观察不同时代的人们聚集在这条道路和庙宇上的利益与观念。


Flower想要把庙宇和道路放在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的解释框架里来讨论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与农民处境的问题,其核心观点为:庙宇和道路代表了农民利益诉求和道德诉求,自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以来,庙宇一直被作为“封建迷信”对待,农民通过庙宇和道路所表达的这两种诉求一直未被地方政府所重视。
作者: 橙楓    时间: 2019-3-31 10:58
             在这些关煞中,有两条围绕桥梁进行。一个是将军箭,一个是断桥关。


   将军箭:将军箭必须用桃树作弓,柳树作箭,即所谓“桃弓柳箭S将军箭要用绳子悬挂一叠厚约05厘米的纸钱,纸钱最上面一张使用红纸书写文字。然后把这样的将军箭悬挂在阴阳先生指定的某座将军碑上°阴阳先生不同,将军箭悬挂的文书内容和格式也就不太相同。
这将军箭经常在姜维墓那里看到


水东乡堪舆杨正强既懂阴阳,又算八字,经他指教^现把书写文书咒语部分记录如下:仪式的核心是书写文书(即画符),主人家需要准备一只活雄鸡。阴阳先生照片16中和桥碑记和将军箭先在红纸上画符。开始写字时,他则边写边念:     (“斩力字咒语:)    一柱信香在炉中,香烟秀渺透天空.




欢迎光临 雅安论坛 (https://www.yaa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