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论坛

标题: 徐总和我们在芦山住帐蓬的日日夜夜 [打印本页]

作者: 岚留恋    时间: 2019-4-28 08:48
标题: 徐总和我们在芦山住帐蓬的日日夜夜
             徐总和我们在芦山住帐蓬的日日夜夜     陈明义


  回想起徐总和我们住在一个帐篷的往事,不能不从“包座之战”说起。那是1935年8月下旬,红一、四方面军各一部兵力战胜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若尔盖草原边沿的巴西、班佑。当时,胡宗南指挥的伍诚仁师会合独立旅一部,星夜从漳腊开抵咽喉要地包座,堵截红军北上。红军将上在徐总的指挥下,强忍饥饿、疲劳和伤病,与敌人拼杀,激战两天两夜,一举歼灭了固守和驰援包座之敌,坚决完成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所赋予的打开北上大门的任务。然而,正当全军振奋,欢呼胜利的时刻,张国秦却借口嶋曲河涨水不能徒涉,多次令红四方面军南下,分裂红军,对抗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徐总对此心情十分沉重。  南下之初,红四方面军集结于马塘、松岗一带。1935年10月,在卓木碉(足木脚)附近喇嘛寺里召开的会议上,张国焘竟公然打出了分裂主义的旗帜,宣布成立第二“中央”。会上,徐总愤然半卧半躺在后排喇嘛坐的垫子上,没有讲一句话,看张国卷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会后,朱德、刘伯承和徐总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张国惫分裂党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反对和抵制。  南下以后,方面军分左、右纵队,在徐总指挥下打了不少硬仗、恶仗,接连攻克了绥靖、丹巴、崇化、懋功及日隆关、火烧坪、邓生等地,共击溃刘文辉部和杨森部两个旅,歼敌3000余人。接着在短时间内,又以锐不可当之势夺取了宝兴、天全、芦山等县城,进围名山,直逼邛竦县境,进入了人稠粮丰的川西平原,使部队获得了较大的补充,继续沿邛鳏、名山之间的大道破垒前进,攻下百丈关、黑竹关、治安场、王店子。在百丈关敌我双方激战7昼夜,我军投入15个团,毙伤敌15000余人,但自身伤亡也近万人。战斗尚未结束,四川军徐向前元帅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阀刘湘等则以十几个旅在飞机的掩护下大举反扑,国民党军薛岳的重兵也压了上来。我们感到再战无益,遂被迫从进攻转为防御。记得当时我们撤退到名山县境的蒙顶山后和雅安附近的金鸡关一带,敌人飞机每天都来狂轰滥炸,部队当时没有防空武器,眼看着敌人逞凶,个个憋了一肚子气,眼睛都红了,于是急中生智,组织优秀机枪、步枪射手对空射击。一天,太阳刚刚岀山,两架敌机与往常一样向阵地俯冲飞来,数枚炸弹倾泻在山脚下的农田里。战士们抓住敌机在头上低空盘旋的时机,机枪、步枪对准敌机猛烈开火,一架敌机中弹后歪歪斜斜地摔了下来,另一架敌机见势不妙,便仓皇逃回“报丧"去To顿时,红军阵地上一片欢腾,高喊着:  鈥
作者: cctpzl    时间: 2019-4-28 09:48
             关于民国时期西康建省纷争的一份珍贵资料
——读《石青阳札记》*
何 毅
1928年9月,国民政府作出设立西康省的决定。但是,直到1939年元旦,西康才正式建省。这前后长达十余年的筹建过程,既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军阀沟通协调的过程,也是藏区势力与康区势力此消彼长的过程,更是各地方大员明争暗斗的过程。其中,各地方大员之间为了争夺西康省政府主席的位子,从而达到控制康区、对峙川黔的目的,展开了尤为激烈的斗争。一份珍藏于重庆市图书馆的手稿原件《石青阳札记》,就为我们展示了当年地方大员们之间斗争的一段情节。
《石青阳札记》为函电拟稿,上面有多处修改。整个札记收录29封函件,除了两封为许行怿致周西成函之外,其余均为石青阳致蒋介石、戴季陶、张群、吴醒汉、周西成等国民党中央首脑和地方军政要员的函件。整个札记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西康省政府主席的人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早已经失去军政实权的辛亥元老石青阳,希望通过游说国民党中央首脑和地方军政要员而获得将要成立的西康省政府主席这个重要职位,以求东山再起。
石青阳(1879—1935),原名石蕴光,四川省巴县南里人。出身晚清秀才,曾经留学日本并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他与张培爵、杨庶堪等共同领导了巴渝地区的独立行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曾经先后出任川东边防军司令、国民党中央党部执行委员和蒙藏委员会主席等职,直至病卒。观其一生,可谓在辛亥革命中反正有功,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仗军逞武,对民国边政有所贡献。
由于这批函件的内容多次提到刚刚召开的国民党三大,因此可判断它们基本产生于1929年3月之后。这时,距离国民政府决定设立西康省已过去将近半年,但西康省政府主席之职仍未确定。在人选方面,四川军阀刘文辉这时屯兵川康,志在必得。而蒋介石因为刘文辉政治上支持阎锡山、冯玉祥,对其心存芥蒂,而希望四川另一军阀刘湘出任西康省政府主席,以挟制甚至消灭刘文辉。刘文辉对此当然不甘示弱。于是,西康省政府主席的人选就成为一个难产的议案。于是,各种人物就纷纷登场,开始各种勾连活动。
这时,已经多年失去军政实权的石青阳,看到了乘势再起的机会,决定主动出击。他分别致函蒋介石、戴季陶、张群、吴醒汉、周西成等重要人物,希望得到他们的青睐和支持,从而一举拿下西康省政府主席的职位。
其中,他给前来视察西康事务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特派员吴醒汉、魏崇元等人致函,大谈他对西康地区形势的分析。函中提出:国民政府应“对川暂取冷静,而于西康则认为切要之图”,因为“西康届在川藏间,固国防之重镇而天窗之所在,盖英人经营西藏,其所觊觎者仍在川康”,因此需要“先定西康,保固国防,外以戢英人之野心,内可促川政之统一,诚两全之美”。函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西康的战略地位,暗示国民政府对其事务绝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还直接建议吴醒汉、魏崇元要绕开时局纷乱的四川,从云南进入西康,并分两路开展调查,“一从会理宁远以入炉城,一从滇西中甸,以往巴塘”,“滇康境壤相接,民情风俗多所类似,而志舟(即云南省主席龙云)热心帮助”,以表明“弟及多数同志亦有十余年之留心(西康)及其部署”。[注]换句话说,石青阳自认为对西康情形已经观察多年、成竹在胸,因此希望吴醒汉、魏崇元等人能在返回中央政府复命时积极举荐自己。
其实,在此之前,石青阳就已经托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向国民政府推荐过自己,但一直未能得到答复。于是,他在向吴醒汉、魏崇元等特派专员自荐的同时,又致函算是有乡梓之谊的戴季陶(四川广汉人)、张群(四川华阳人)、周西成(贵州桐梓人)等人,向他们表明自己已经通过龙云做过工作,同时希望他们也能够积极推毂,以促终定。其中,他在致张群函中说:
志舟主席竭忱爱党,枕戈待命,尤欲助弟赴康,互为犄角,以便应付强敌。前次电请中央举弟为西康主席,意固在此,因未奉复,未便擅动。比闻大局鼎沸,或将大张天讨,而志舟切己之敌,即为胡秀黑,近已派队经历宁远,以附零南之背。张汝马善逞勇黔桂,环伺滇境,一触即发,故志舟处境极为恶劣,其欲赖弟分担宁远以资首尾之助者,亦势使然也……弟恐时势紧张,应变之道,期于敏速,则请介公(即蒋介石)查照前次志舟保举西康之电,先予发表,抑或根据弟所上西康问题一书,假以川滇康边防屯殖名义,均所盼祷。青阳爱党爱国,必不负介公执事之程命也。[注]
另外,他虽然迫切谋求西康省政府主席职位,但在各信函中还是含蓄地表达了此为出于龙云的请求,以及希望能与龙云互相依持、为国家保卫康黔大局之意。其中,他在致周西成函中就说:“西康分省,叠接宁讯,展画决川属我,志舟力电推毂,兄如及早去电,可期速效。”[注]“弟入滇两月,恒以两省合作为援川之前提,而远张又为合作之前提,久难结果,意殊觖然。昨兄致群立有电,语重心长,藉征对传,实有决心。志兄闻讯亦慨然有赠叹之表示。请再分别赐复,俾弟及时出川,以副厚意而宏远猷,为惠不更多乎?”[注]
另外,他知道戴季陶虽然看似职位不高,但身居中央且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于是对其格外用心。他在致戴季陶函中竭力强调西康的战略地位和自己愿报效国家的决心,表示:
西康关系国防,待人而理,不揣冒昧,有志垦殖,前请大力主张,谅不以为干禄,现既派员视察,自当敬谨待命[注];至于西康问题,前上计划书较为详尽,未尽之处,谨在补述一二以备采择。(1)西康失地十余县,概未收回,为英人由孟拱侵康之铁路,日进不已,至建南七属,夷匪猖獗,洋人逃散者数万户,田园荒芜数千里,人民呼吁,四方辄欲求外援以自决,此最近之紧张情势,似有不容稍缓者也。(2)滇康密迩,利害攸关。阅滇省之河墩经西中甸各县时被藏青骚扰,而英人之探矿筑路者亦出没无常,滇当局为自保计,亦愿切实助我,互固边陲,此弟与志周私交关系亦未可以膜置也。(3)弟留心康事工作甚久,该地多数同志互助尤多,而士兵及各级民众盼望殷切,并有多数代表到滇,叠数催促,但得中央明令,于短期内即可底定。(4)刘自乾(即刘文辉)同志于该两地不过略事羁縻,近因川事复杂,及自身环境关系已难兼顾。近与弟声息互通、雅顾提挈吾人为巩固,因国防及安定地方计,但愿诚意与之合作,以分中央两顾之忧。以上四者皆属切实情形,具体办法尚望酌查,计划书各条先以屯殖民意过度,一俟失地收复,第二步再为建省内政外交,措置裕如,执事眷顾边民,关怀桑梓,务望鼎力相助,期于有成。[注]
这封信函表露出来的心迹与致吴醒汉、魏崇元函如出一辙,并且以乡邦之谊为名对戴季陶丧母一事表示慰问,并且歉疚地说“太夫人之丧不克躬亲奠荤,至以为咎”。[注]
石青阳深知,要想得到西康省政府主席的要职,除了他人举荐,必要时还得自荐。于是,他专门数次致函蒋介石,或谈论国民党三大,或讨论四川局势,而最后都要绕到西康的问题上去。在最初的信函中,他也只是含蓄地提醒蒋介石,此前他已经托人带去了关于西康形势的分析,称“关于西康问题,另有专件奉读,刍荛之言,或裨万一”[注]。这也说明他为了在蒋介石心中提高自己作为省政府主席竞争者的分量,特意将他研究西康问题的成果向后者报告,以期引起后者关注。在接下来的信函中,他开始有点抑制不住地直接表白了真实意愿:
西康关系国防,久欲牛刀自试,躬赴艰难,以滇康两地相为倚畀,上为众公纾西顾之忧,下为边民极垂绝之命,志舟兄定雅愿提挈,欲待众公明令或默示,即可就近为援,前拟西康问题三通,昨经躬录呈览,复托杨君面陈原委,并道微忱,如蒙采纳,请电知志舟兄约予协助,一面分发黄埔同志每人与吴视察员(即吴醒汉)同莅昆明,按步协进,计出完全,川局变化,莫可究诘,病根深沉,雅望速效,川事与康事两不相妨,望分别办理,各以明令行之,免致因噎废食,则幸甚矣。[注]
他甚至迫切地向蒋介石请缨,希望为西康建省的先驱,称:“今川局混沌,而西康决可期见,先定区区十余年苦心经营所得之愚,藉以贡献于左右,裨助庙策之万一,或者川中黠杰望风折服,一举万全,岂不更美。是又青阳为七千万人民祷祝而愿请长缨以效其先驱也”。[注]
其实,不管是直露心意也好,主动请缨也罢,石青阳在信函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都是政坛里下级对上级的一般表现,不会引起蒋介石多心。但是,石青阳请求蒋介石首先公布他的所谓安边良方,颇有指手画脚之嫌,后者应当有所反感。并且,蒋介石最担心地方实力派人物互相倚扶而对抗中央,而石青阳不仅请和蒋介石关系不太融洽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来为自己游说,还在函中直接提出“滇康两地相为倚畀”的良方,这必定会引起蒋介石的警觉和防备。看来,石青阳希冀西康省政府主席的心情过于急切,出了一记昏招。
更为关键的是,石青阳可能明白蒋介石和刘文辉之间存在芥蒂,因此在极力自荐的同时,对刘文辉不忘指责。他给吴醒汉的信函中就说“刘文辉藐视中央”,“以私害公,其罪实不容”。在致蒋介石的信中,他虽未直接攻击刘文辉,但提到的“而若辈凭藉投机军阀,相时反动,以各逞其无厌之欲,祸机潜伏,令人畏惧”,“川局混沌”等语,显然指向刘文辉。他的目的无疑是要加深蒋介石对刘文辉的嫉恨和防备,从而将西康省政府主席之职授予自己。但石青阳毕竟风光不再,蒋介石虽然也不想让刘文辉坐大,但也不会选择石青阳这么一个式微人物去坐镇西康。毕竟,西康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如1936年红军长征就曾路过西康,就证明此地虽然贫瘠偏僻,仍需要实力派人物镇守,不容有变。因此,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争斗,到1939年,蒋介石最终让刘文辉出任西康省政府主席,石青阳则无功而返。




欢迎光临 雅安论坛 (https://www.yaa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