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雅安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欢迎: 附近的朋友。
111111

芦山长征-----伍云甫

[复制链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6: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未命名 发表于 2019-3-20 17: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夜间作战的要点
1.夜间动作一般的要旨,在于沉着、勇敢迅速、确实、肃静,不发光响,不误方向,联络切实和能完全掌握部队。借以避免敌人之警戒,秘匿自己之企图,以求达到自己 的任务。
2 .必须精练,且熟悉于夜间行动之部队,在夜间不仅 有秘匿自己兵力,行动,避敌损害,接近敌人之利,而且不 致有军队不易协同,指挥不易统一之困难,特别是能以寡胜 众,得到攻击之奏功。
3.   通常夜间以多用精练之小部队进行奇袭为有利,但 大部队欲完成白天所得的成功,而进行攻击,或以一部夺取 敌人阵地若干要点,使异日之攻击容易时,亦必行夜间攻 击,如状况必要时,须以大部队施行夜间攻击,但对于掌握 部队,指挥,布置,联络,协同动作最宜注意,稍一不慎, 必有错误危险,须慎重行之。
4  .夜间攻击,以步兵担任为主,依状况有使炮兵协同 者。
5  *夜间攻击时间,以明了敌人状态,乘其警戒之空隙 为宜。在入夜开始,则有制敌机先之利,在近拂晓,则易利 用其成果而更发扬其效率。
6  *夜间攻击布署,不在巧妙,尤忌复杂庞大,而在能确实使军队都能熟知攻击地区之地形道路等等,尤为攻击奏 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7    *攻击目标及攻击目的之选定,不宜在敌人过于纵深 布置之外,如大部队攻击时,各部队须明确指定目标,而协 同动作则依目标选择与时间之规定等范围内行之,但须注意 自己不陷入混乱。
8.          夜间攻击须有精细计划,白天应集合各部指挥员详 细解释,使其深确了解其本身任务,各部协同动作与联络, 达到任务的手段、敌情、道路、地形、攻击目标以及万一不 能奏功或其他意外的处置,和军队本身一切应该准备的事 宜。
9.          攻击部队通常分为第一线与预备队,然欲夺取敌人 较纵深之阵地,亦可设二线攻击部队,但不免有指挥联络之 困难。
10*攻击部队须准备周到,必须出敌不意,猝与肉搏, 挥其白刃,一举而与之决战;不宜在敌人阵地外或较远地方 射击,这不但效果甚少,且暴露我之企图,迟滞我之行进,给 予敌人防御布置的机会。
11*夜间冲锋须由至近距离开始,各级指挥须切实掌握 部队向其目标猛烈冲入,冲锋奏效后,即在夺取之阵地迅速 恢复秩序,严行瞀备,或行作业以防敌人恢复攻击,且与邻 部取好联络,确实准备以后之行动。
I2*夜间以佯攻或欺骗敌人之注意力转于他方面,而使 于实施攻击者,此反为唤起敌人全般注意而使自己全盘计划 发生困难。
13*夜间之动作,极勿为他方面之枪声或喊声所牵动而 变换行进方向,在前方者要注意步度与联络,有时须停止,以恢复行进联络秩序,在行进受敌有效射击时宜暂停止,被照明时亦须秘匿行动,但须勿因此致运动迟滞,误我达到任 务之机。
I4*夜间攻击队形,以指挥掌握确实和正面能多使用刺 刀、炸弹、大刀等武器,和适合其他状况为要。
15*在冲锋前为敌发现时,应勿丝毫迟疑,而行断然的 冲锋,冲锋不要号音,有时可以发喊声。
16*预备队须确实与第一线联络,注意前方侧方以及后 方,以备不时之变,特须时时明白第一线之状况,极有准备,俾能不失时机,加入战斗。若第一线已冲入敌阵地,应 宜遵守预受命令为适宜行动。
17.     夜间如须破坏障碍物而实施攻击时,必须搜索敌 情,尤其是敌之障碍物与侧方机能,顾虑当时之状况与我之 企图等,而对开设冲锋路及破坏时机与方法,要有周到之计 划与准备。
18.     防御以迅速应手必要为宜,由最初增加第一线之兵 力,使之于各支点对付当面之敌,以作防御。
19.     须于预计敌人夜间攻击之要点增加预备队,并须讲 求各支点变更击区域之分配等处置,以充足防御力量,但勿为敌人所乘。
20.  火网须在近距离而能发扬最大之火力为主,射击区 域与目标,守兵须有预先之充分准备,如必由之道路远近事 先测置等,同时便于力求集中兵力,指挥确实,以有效实行 白刃战为要,预备队更宜专供逆袭之用,集结于第一线之近处。
21.    夜间须极力讲求利用照明弹及其他各种照明装备 等,联络更宜注意。
22.    敌人在破坏障碍时,须以一部出击或以射击妨害 之,且宜设法修补其已破坏之部。
23.    敌在我阵地近距离前混乱时,则必以预备队作断然 逆袭以击灭之。
24.    夜间追击极宜注意,无论是攻击奏效或防御击退敌 人时,均宜以巩固阵地为主,而用小部队追击。追击部队须 确时掌握时时备战和警戒前方侧方,断然前进,但有时以敌 人溃败混乱之时,有少数精练部队断然追击,收效实大,同 时大部队应于夜间充分准备作拂晓追击。
25*夜间退却时,留置最前线的部队,务须严密警戒, 以防敌之侦察搜索或混入,且须尽诸种手段,欺骗敌人,如 退却之先已受敌攻击,须以极激烈之火力击退之,且行果敢 之逆袭等,以秘密我之企图,并须极力保持位置,俾主力退 却容易,自指挥员到战士均须有沉着刚胆之行动。留置部队到了退却时机,则宜与邻接留置部队保持联系,力求全线安 全与敌脱离。
第十、几个附带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指挥方面
目前有一部分同志以红军干部每战必身在部队前面,致 多伤亡引为批评,其实此为红军干部英勇之特点,亦一获得 胜利之要素,“剿赤军”现亦想法伤我行之,我们目前应该的
批评,是指挥员之特点,不只在身先战士之一点,而如何掌
握部队,如何指挥作战,才能充分发扬我之战斗力,以适应
各种战况之变化,而求得决定的胜利,尤为重要。故今日之
指挥干部应从这一方面加紧努力,其努力方法即在结^自己
战斗指挥的经验和对于近代战斗指挥的学习,以及对于平日
自己部队的训练管理各种情况的了解和本身指挥要件的养 成。
二、 关于训练方面
红军关于训练当然有了相当的进步,可是第一还没有全 盘的计划,这些计划又能适应老红军、新红军及自己的经 验,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等等;等二还没有很多形式, 如到处听到只喊一二三的制式操,或一种不切用的刺枪等, 至于真正适宜的武器使用教育,射击教育,野外实施和锻炼 体力与机会教育等等,是缺乏的;第三全军没有训练的设 计,材料更不完全;第四有一部分同志还保留打就打,训练 干吗的精神,当然更说不到有计划的去提高军事学习。此原 因再加上时间的短少,训练人材和材料的缺乏,故军事教育 还是非常不够的。
三、 关于组织方面
红军目前在军事组织上,还有些缺点。首先是各种勤务
_
组织和参谋、经理、卫生等组织表现很残缺。因此不但关于 材料搜集、管理、卫生、训练教育各种设计,各种补给等等不 易适合必须的准备,而且每每使指挥干部又要指挥部队,又要 到前方布置,又要到后方来料理一切,一个人弄得头昏眼花, 这于工作上是有妨碍的,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之改进。
四、 关于侦探工作方面
这种工作我们是有办法布置的,因为有广大群众的帮
*
助,但红军中这一工作也还差得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探工作不好是不会知彼的,目前主要是没有谍报的专门布
%             h
m
置。故所得材料不是时效已失,就是残缺不全,不足以作根
* *
据,这须加以极大的改变。一面应是加强谍报机关,一面应 培养专门人材,并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
五、 攻坚与持久方面
我们主张不攻坚与不作持久战,当然是目前的时间问题,
*
因为目前尚未完全具备这种条件。然而认此即为红军永远的
*

办法,这是不对的。故凡是天天要打仗,多打两天精神就不
*
能持久了,或者一看见要溢或工事,就不主张攻击与奇袭, 这都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以为目前不但应作物质上的攻坚与
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作精神上的充分准备。
*
六、 小部队的活动
*
_
这在上面也提出过的,事实上小部队的活动提高,已成
为近代军事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小部队的指挥与动作,
我红军中的下级干部,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目前应该特别
提高下级干部的指挥战斗作用,而且小部队的特种活动应该 有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七、 游击战术
在目前红军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发展后,似乎游击战术的 灵巧与活跃已不及初期,在鄂豫皖及一次“围剿”时,补充军 常以赤手空拳或梭标在大雪下夺取敌人的手提盒子、机枪 等,这种精神现在似乎不多见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加紧
对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的领导,同时也是没有充分来发展游击 战术的价值。这也是目前要大大来转变的。
八、 特种兵的编制
目前如山炮、步兵炮(暂以迫击炮代)等编制及骑兵编 制,都有准备的必要,即一时装备不适应,亦须准备其人 员、炮手、各种干部等,以适应任何时期有武器即有使用之 环境。
九、 全国红军行动的联络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全国红军应一致策应行动, 其意义至为显著,除了无线电的装置外,应有秘密交通的设 置,联络参谋的派遣,各方战斗经验教训的交换,特别是中 央区对各区红军的指导等等,这都是迫切的问题。
十、近代战术材料的搜集与红军战斗经验的编纂
目前应将帝国主义进攻中国革命的军事计划,与日本此 次进攻的行动和现代战术各种新材料,与我红军历年战斗的 经验,作有计划的搜集与编纂,同时在这种材料基础上,多 多准备与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要的计划与训练等等。

后 记
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笫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 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同志的-些可歌可 泣的事迹。他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红军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数次战斗实践,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红军克敌制胜的—整套战略 原则,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便于党史军史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我军广大指战员,学习和掌握这一历史的需要,编成《曾中生和他的军事文稿》一了如实反映历史资料的本来面目,对原始资料未作任何改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徐向前、廖承志、傅钟、程世才、魏传统、陈明义、刘瑞龙、徐以新、黄杰(徐向前夫人)等老同志介绍了曾中生参加革命后经历情况,以及他被杀害的经过;余淑(曾中生弟弟曾希圣夫人〉、李奇中(曾中生舅舅)等同志提供了曾 中生早年的活动情况及文献材料;承四川省博物馆、 中央军委委档案馆、南京市委档案馆、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学院资料室、军事博物馆、湖北红安纪念馆、湖南省资兴县委、南京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单位的支持。又承曾阳生、李晓玲、刘明菲同志对搜集、核对资料工作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欢 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于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3

粉丝13

帖子226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欢迎使用无需登录在线留言
姓名 

手机 

内容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论坛QQ群

Sitemap小黑屋Archiver雅安论坛( 已经安全运行 ) |网站地图

在线客服

会员收集的资源(插件源码等),仅方便学习,您需要自行承担版权风险,未获得原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请勿将文章公开发布或用于商业用途。

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于论坛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相关责任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能预警:本站为个人网站,非团队运作,常年务农,山上信号不好,在线少,如有不妥之处,望大佬们多多包涵,万分感激!

雅安论坛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留言进行相关问题提交,留言提交无需注册,我们将严格保证用户隐私。   © 20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