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雅安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欢迎: 附近的朋友。
热搜: 投诉
111111

芦山女战神之张琴秋

[复制链接]
找家的老鼠 发表于 2019-6-18 14: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篇 参创川陕赴长征


1932年12月11日,红四方面军开进陕西南部的城固县上元观地区,继而又占领西乡县以南的钟家沟地区,终于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艰苦转战两个多月来的一次喘息机会。
其时,总部曾想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但一打听,发现这里土匪横行,人丁稀少,又连年干旱,粮食极缺,不适合部队久驻。正好张国焘、徐向前等从陕南地下党送来的敌占区报纸上获知,四川军阀正在成都一带混战,川北地区防务空虚。徐向前怕不真实,又带了几个干部上街找茶客、行商们打听,证实报载所言不虚。


于是,几天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在钟家沟(今属陕西省西乡县)召开部队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认为,当前川北军阀田颂尧率部南下作战“抢地盘”,我军可以趁虚而入。还有,川北一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相对丰富、山高林密,适合防守,我军去那里建立根据地,比在眼下所在的陕南秦巴山地更有利。于是会议形成统一意志,决定进军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


张琴秋作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也参加了“钟家沟会议”。当她见到“小河口会议”才开过几天,高级干部们思想又趋统一,指挥员们信心重新拾起,感到无比高兴,觉得自己当时找张国焘当面反映高级干部们对他的不满,促使他主持召开“小河口会议”,终于化解了一场“倒张”危机,是做得对的。
然而,要进军川北,首先必须翻越陕川交界人迹罕至、素称“难于上青天”的大巴山。由于山高,部队一天只能爬到山顶,而且必须在山顶过夜。时值隆冬,大雪封山,行军途中常常风雪突来,跋涉艰难可想而知。因此,部队出发前作了充分准备:要求每个指战员带好两至三双草鞋、三天的炒米和一捆取暖、铺路用的稻草;还集中马匹,给伤病员使用;多向周围群众购买些衣被,用于山顶露营御寒。
总部命令王树声为师长的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为先遣队,担负为全军开路的光荣任务。行前,张琴秋深入“老部队”进行了政治动员,还传达贯彻了“钟家沟会议”决议,向指战员们喊出了“停止转征,去川北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口号,鼓舞他们积极做好征服大巴山天险的准备。


12月19日,红四方面军大队人马开拔,由陕南向川北进军,当天要爬上高耸入云的大巴山山顶。
红四方面军总部是紧随红七十三师翻越大巴山的。天寒地冻,山路险峻。张琴秋手拿树棍,一步一滑地攀登在悬崖峭壁边。同志们照顾她,替她背了干粮、稻草和草鞋。因先遣队探路时已有一些同志摔下山牺牲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怕她是江南杭嘉湖平原长大的人,走不惯眼前这堪称“鸟道”的山路,便和红七十三师师长王树声一前一后,让她走中间,保护她涉险;山顶过夜时,他俩又叫警卫员给张琴秋送来一捆稻草御寒。第二天早上,部队要下山。光是红七十三师特务营,就报告有二十多人冻死山顶。许多年后,张国焘回忆,说他征战生涯中野外过夜甚多,惟独风雪大巴山这一晚始终难忘。
红四方面军翻下大巴山,突然出现在川北地区,趁勇打了几个胜仗,先后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等县。“红四方面军入川仅一个月,即歼敌三个团,溃敌八个团,解放了通南巴三县城及周围的大部地区,初步实现了我们的战略预想。从此,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形成。”(徐向前语)
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撤出至川陕根据地立足为止,铁血西征,备尝艰辛,一路走了五千华里征途。
红军初入川北,田颂尧率部尚在成都一带混战,反攻部署尚未就绪,前线暂时无战事。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动群众,建党建政,实行土地革命,扩充红军兵员,为迎击敌人的进攻作好准备。
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就是增强红军力量。为此,张琴秋组织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及各师政工人员,深入各个新解放区发动群众,扩红建政。她还全力组织宣传工作,刷标语、喊口号、讲演、唱歌、跳舞,想方设法“扩红”,忙得不亦乐乎。她还以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签署布告,四处张贴,号召当地群众踊跃参加红军。
XSlsl9g9Ge99mUMC.jpg
张琴秋(右一)和三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女同志合影
当张琴秋率领由几位女红军组成的宣传队伍,来到两河口、泥溪场(今属四川省通江县),开展“扩红”宣传时,老百姓听说来了红军女兵,纷纷赶来看稀奇。他们看到还不满30岁的张琴秋一身戎装,腰间插着两支驳壳枪,美目流盼,站在围观的群众圈子中间,用江浙口音普通话大声讲话,便私下议论:“宣传队里有个当官的女红军。”“她说话干脆利落,亲切动听,很会讲啊!”张琴秋还能够随时与当地群众“摆龙门阵”,拉拉家常,说说参加红军的好处。当地的一些妇女,很爱听她说话。她讲自己怎样参加革命,怎么当的红军,吸引青年妇女仿效。至2月,通、南、巴各县及尔后新成立县区,纷纷建立起妇女赤卫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3

龍行虎步 发表于 2019-6-18 14: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战争的环境和敌人的严密封锁,张琴秋就任后,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碰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药物和器械,特别是为伤员动手术取弹头、弹片,缝合伤口,库存麻醉药用完,医生们试图不上麻药就动手术,但听到伤员痛苦惨叫又只好罢手。张琴秋目睹这一情景,忧心如焚,她问苏井观院长:能不能找到一种可以替代麻醉药效果的药物?苏井观说,我带领药剂师们试试看吧。张琴秋听罢,便与苏井观及几位药剂师查找资料,就地取材,夜以继日地反复研究、试验,终于发明了一种效果较好的麻醉药“珂氯仿”,及时满足了医院做手术的需要。继而,她与医务人员们乘胜探索、实验,又研制出一种有较好效果的镇痛剂,可以有效减轻伤员的痛苦。
为了解决药品不足的困难,张琴秋还带领医务人员外出采药。她背起四川山里人惯用的背篓,和大家一起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到处采挖草药。
mMFNsFQg3CnChPZf.jpg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位于今四川省通江县毛浴镇)张琴秋塑像
8月11日,红四方面军总部召开全军医务工作会议,作出了有关“团结争取旧的医务人员,设立中药房”的决议。


张琴秋积极贯彻决议,针对张国焘推行“左”倾政策,在根据地大搞“肃反”,排斥知识分子干部,导致总医院中医部医生极其缺乏的实际情况,她在总医院政委周光坦的支持下,大力寻找中医人才。当她从中医部中医阎文仲处打听到,他的老师、60多岁的中医妙手杨成元,因短期出任过伪职,怕红军杀头,还躲在深山洞穴里,便立即与阎文仲以及中共沙溪区委书记阎仕金上山拜访。在他们终于找到杨成元后,张琴秋苦口婆心,向他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动员他下山为红军服务。杨成元终于被张琴秋说动,跟她下山进了总医院工作。杨成元行医资历已有30多年,他到达当天,就诊治伤病员90多人,轰动了整个总医院。而后,他又向张琴秋推荐了阎侣丰、何光旬、周致和等几位中医;还亲自把教,为总医院培训了不少中医师。于是,总医院中医部的医务力量得到极大的充实。张琴秋根据杨成元的表现,推荐他为中医部的负责人。


后来,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杨成元不顾年近七旬,依然跟随部队踏上漫漫征途。张琴秋知道后,特意将自己的战马送给他骑。但当部队行军至理番(今四川理县),杨成元不堪劳累,不幸以身殉职。临终前,他向组织表示:我老年遇知音,幸得参加革命,我死的值得,死而无怨。他说的“知音”,就是张琴秋。
8月中旬至10月底,红四方面军趁敌人新的围攻尚未发起之前,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先后发起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战役,歼敌近2万人,缴枪12000余支和大批军需物资,攻占仪陇、营山、宣汉、达县、万源等县城,使川陕革命根据地与川东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扩大到22个县、面积4200余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川陕苏区进入了全盛时期。
然而,四川军阀不甘心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在其“卧榻”之侧。10月4日,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纠集全川大小军阀140个团,25万兵力,18架飞机,分六路,于11月初,对川陕苏区发动“六路围攻”,企图用分兵合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法,3个月内消灭红军。
在反击刘湘的“六路围攻”中,红四方面军继续采取在反击田颂尧“三路围攻”时采取过的“收紧阵地,节节御敌”战略,待机反攻,重点突破。8万多红军与大量地方武装构成宽正面、有重点、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体系。




由于红四方面军要收紧阵地,诱敌深入,总医院需要迁往通江县以北120华里的沙溪区王坪。当时,前方战斗激烈,伤员还一批批地送来。节骨眼上,张琴秋组织起女兵担架队抢运伤病员。没有担架,女兵们砍下青杠树干当杠,割下葛藤当网,做成一副副土担架;为怕伤员躺着生疼,女兵们又把自己的被子铺在担架上当垫被,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伤员盖;个子大的三人抬,个子小的四人抬,合力抬伤员上路。既然是转移,粮食也需要搬走,女兵们就纷纷脱下长裤,灌满粮食,像木马一样骑在自己的头颈上,空出双手好抬担架。转移路上,秋风吹来,仅穿贴身薄衣的女兵们冷得发颤,但在“张主任”沿途不停的鼓动下,她们咬着牙,抬着伤员依然顽强前进。伤员们见十五六岁的女兵为他们如此受苦受累,纷纷要求她们把自己放在路边算了。但张琴秋跟女兵们说,“大哥哥”们是为革命光荣负伤的,我们作为在后方的姐妹们,对他们决不能放弃一个。长途跋涉中,她还指挥女兵们用四川小调唱起民歌,来御寒和解乏。上坡时唱:“坡上又加坡,小心慢慢梭”;遇泥坑时唱:“路头一泡泥,脚下要仔细”;拐弯时唱:“前头一个拐,前摆后不摆”;走平路时唱:“天上一朵云,走路崭崭平”。休息时,张琴秋还组织女兵们唱《伤病员十二劝》等曲子,缓解他们痛苦。由于缺乏正规护士,一路上张琴秋就与女兵们一起为伤员洗伤口、洗血衣、送水、喂饭。她们终于戮力同心,将所有伤病员安全转移到后方王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龍行虎步 发表于 2019-6-18 15: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医院转移到王坪后,张琴秋还指挥了一次夜袭战,一举消灭了一股“六路围攻”掉队下来的田颂尧、李家钰部散兵与零星地主武装临时纠集的匪徒。
就在川陕苏区紧张、激烈地反“六路围攻”的当口,远方江西苏区红都瑞金于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张琴秋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但由于战事倥偬,她当时毫无所知。
为期10个月的反“六路围攻”,以我军付出伤亡2万余人的代价换取了巨大胜利:共毙伤俘敌8万余人,缴枪3万余支,炮百余门,击落飞机1架,川陕苏区的辖地基本上都得到收复。刘湘气得要投江。
张琴秋目睹的反“六路围攻”,也是惨烈的。持续的战斗中,转移到通江县王坪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及各个分院接收了大量的伤员,有些治好重返前线,有些则由于伤势过重、抢救不及时,或药品缺乏而失去生命,只好被埋在总医院驻地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日积月累,坟茔竟达千余座之多。张琴秋万分悲痛。她报请总部批准,为烈士们设计建造墓园。她亲手画出纪念碑的草图,还挥毫题下“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的碑名、“为工农而牺牲,是革命的先驱”的墓联,以及“万世光荣”的横批。7月,墓园落成。在高耸蓝天的纪念碑前,张琴秋组织了庄严肃穆的落成典礼,指挥大家高唱《国际歌》,向长眠的烈士们致哀。
如今这座在四川省通江县王坪镇的红四方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最大的红军陵园,共安葬红四方面军烈士7000多名,其中军、师、团级干部108名。
9月下旬,反“六路围攻”胜利结束。然而,红四方面军面临的形势也是严峻的:一方面,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红军难获接济;另一方面,蒋介石又积极策划更大规模的“川陕会剿”计划,组织200个团部署在根据地周围,准备进行合击。更为紧要的是,由于江西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0月10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撤离瑞金等地,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他们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进入贵州,继续北上,频频来电要求红四方面军“策应”。
在这样的形势下,红四方面军按照徐向前提出的“川陕甘计划”,于1935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先后发起了广(元)昭(化)战役和陕南战役,力图冲破敌人的“川陕会剿”,争取在川西北、陕南、甘南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
2月,陕南战役前夕,张琴秋调任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团长。
甫一上任,张琴秋就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求妇女独立团只用两天时间,将旺苍坝(今属四川省旺苍县)红四方面军经理处(即后勤部)贮存的几千斤粮食、大量枪支弹药和棉衣、棉裤等军用物资,安全转移到120华里外的后方永宁铺。张琴秋立即集合全团女兵投入搬运。为抢时间,她还率领大家打起火把连夜赶路,女兵们挑的挑、扛的扛、背的背,顽强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火把连缀起一条长长的火链,在漆黑的山谷里划出不屈的光弧。累了,张琴秋领着女兵们唱几句山歌,说几句笑话;饿了,她和女兵们吃一点干粮垫饥。一路上,她不停地鼓励大家坚持再坚持,还不时地给实在吃不消的姑娘们换换手,接接力。由于急着赶路,不少女兵脚底磨出了血泡,肩头磨破了皮,但她们仍然歌声笑语不断,坚持负重前行。许多年后,张琴秋撰文回忆,妇女独立团这次行动“完全是抢运性质,如果迟了一步,就会被敌人夺走或焚毁。她们鼓起勇气,沿途作政治鼓动工作,白日黑夜的干,如期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3月,为了策应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实现会师的战略目标,红四方面军发起西渡嘉陵江战役,共歼沿江守敌12个团,1万余人。
西渡嘉陵江战役发起前,张国焘把机关女干部、女工作人员集中到妇女独立团,对外称“妇女抗日先锋师”(对内称妇女独立师),下辖2个团,2000余人。张琴秋任该师师长兼第一团团长。
她一上任,就领受上级指派的新任务:把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11000多名伤病员安全转移至嘉陵江西岸的昭化,决不能放弃一人。于是,她立即和营、连干部商量对策,终于抢在西渡嘉陵江战役发起前,指挥女战士与地方担架队,有条不紊、同心合力,完成了转运伤病员的任务。
“谁知,我们在前面打,后面可就搬了家,放弃川陕根据地。”(徐向前语)4月,红四方面军未能实现原定的进军川陕甘边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只能西渡嘉陵江,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
张琴秋率妇女独立师,从永宁铺(今属四川省苍溪县)渡过嘉陵江,开启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旅。她率部跟随红四方面军总部机关,走梓潼、剑阁,至茂县(今四川省茂县)。
5月15日,红四方面军进驻茂县,继而又扩占到理番(今四川理县),于是,大部队在茂、理地区进行休整,就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大力筹集慰问物资,等待与中央红军会师。同时,还派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率三十军八十八师和九军二十五、二十七师各一部,作为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西进懋功(今四川省小金县),扫清敌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5月中旬,正当张琴秋率妇女独立师在理番深入筹集慰问物资时,上级来命令,要求妇女独立师配合红四、三十军一部,攻打杂谷脑镇(今属四川理县)外面一座山上的喇嘛庙,并夺取里面贮藏的大量粮食、牛肉。但该喇嘛庙被刘湘一部所占领,且又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张琴秋接到命令,派出一个女兵连配合主力攻打。女兵们一个拉一个,奋力爬上山去。这时,川陕省委保卫局看守队的女战士们也赶来增援。两股女兵接近喇嘛庙后,一俟主力部队发起攻击,便纷纷点燃煤油瓶投向喇嘛庙,烧起几把大火,继而投出一顿手榴弹,与主攻部队形成前后夹攻之势,终于打下喇嘛庙。攻进庙后,男女战士们遵照红军的宗教政策,保护里面设施,只收缴所藏粮食和牛肉等物资。马上,这些物资被源源运走,用于慰问中央红军。
喇嘛庙战斗结束后不久,妇女独立师奉命撤消,张琴秋转任川陕省委妇女部部长。主要工作是为长征中的红军筹粮和扩充兵员。
6月12日,中央红军翻过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在懋功的达维地区与李先念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实现胜利会师。1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到达懋功,接见了李先念等。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党中央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战略方向。然而,张国焘却自恃红四方面军人多枪多,竟然违抗中央,坚持要南下。8月初,中央决定,两个方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
8月15日,张琴秋所在的由朱德、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进入草地——若尔盖大草原边缘地带。


辽阔的大草原一望无际,人迹罕至,鸟兽难觅。这片原野说是草原,其实是高原湿地,一蓬蓬杂草掩盖着黑水泥沼,因此几百公里的草地上水汽弥漫、茫茫难辨,一不小心人马陷入泥沼,即被吞没。而且,草地上还气候无常,“中午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徐向前语)。特别艰难的是,部队还必须在这茫茫草地跋涉6天,5个晚上要露营,露水、湿气侵身,其困苦更是可想而知。
后来成为谢觉哉夫人的王定国回忆,一过草地时,她由于个子小、体力弱、背包重,慢慢地落在了大部队后边。正当她站在一个黑水塘边踟躇不前时,张琴秋来了,一把接过她的背包,两个人就这样相扶相携,相互支持,一步一小心,终于涉过黑泥塘。当脱离险境后,两人一脸泥浆,浑身污水,却还互相瞧着哈哈大笑。张琴秋的警卫员从后面赶上来,取出干衣服要首长换上,张琴秋却说自己身体壮,坚持让王定国换上,自己依旧湿着身子,与王定国一起上马继续前进,追赶大部队。王定国不由感动得泪水与泥水混合在脸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龍行虎步 发表于 2019-6-18 15: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9月,张琴秋由川陕省委妇女部长改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又一次从地方到军队工作。
这时,张国焘已经在“南下”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继毛泽东带领党中央和红三军团于9月9日从毛儿盖连夜北上去往甘南方向以后,张国焘强令陈昌浩、徐向前带领剩余的右路军南下,与他和朱德率领的左路军会合。于是,陈昌浩、徐向前只好率右路军余部,回过头来二过草地,南下来会合。
9月15日和17日,张国焘正式发布《大举南进政治保障计划》和南下命令,驱使左路军和右路军余部南下到川康边境的天全、芦山、大小金川一带。10月5日,在卓木碉(今属四川省马尔康县),张国焘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公然宣布另立“党中央”,打出了分裂主义的旗帜。
张琴秋每次开会总是找不显眼的地方坐,还总是不吭声。张国焘知道她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声望,便点名叫她讲讲,但她却推说先听听大家的。因为她深知,“在问题没有认识清楚之前决不忙于表示态度”。当时,张琴秋对于张国焘分裂党中央的行径虽未公开抵制,后来却对南下挫折和失败觉醒较早。
据何长工回忆,长征中张琴秋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期间,还做了一件对革命有利的好事。原来,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强行南下时,几次要对左路军中原属红一方面军建制的红五、红三十二军进行拆散、兼并,当时担任红三十二军政委的何长工找到张琴秋,要她设法阻止。于是,她便去说服了同为红四方面军组织委员会成员的陈昌浩、周纯全,结果,他们三人决定保存红三十二军。后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到甘孜,改编成红二方面军时,红三十二军被整建制划入,使这支部队继续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何长工说,该军了解情况的同志都十分感激张琴秋。
左路军和右路军余部在张国焘的一意孤行下南下之后,转战川康边,不断遭遇敌人反扑、追剿,部队由南下时的10万人减至4万余人。
1936年3月,部队攻占四川与西康边境的炉霍(今四川省炉霍县)、道孚(今四川省道孚县)一带。张国焘以“中央”名义召开“炉霍会议”,讨论如何迎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六军团问题。张琴秋参加了“炉霍会议”,并被指派担任以“西北联邦政府”名义组成的慰问团副团长,准备慰问远道跋涉而来的红二、六军团战友们。
5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在炉霍举办了一次“世界政治经济讲座”。这是因为上年10月,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主力胜利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17日至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因此,红四方面军总部为了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迎接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专门举办了这次讲座。张琴秋被指定与朱德、刘伯承、罗世文、廖承志等领导同志一起为干部们授课。这个讲座,为促进干部们拥护党中央团结抗日的正确路线,抵制张国焘错误路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7月1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到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张琴秋与西北联邦政府慰问团团长傅钟,早早从炉霍赶到甘孜,运去大批粮食接济严重缺粮的红二、六军团。与此同时,红二、六军团根据中央电令,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肖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委。张琴秋等保留下来的红三十二军,被编入红二方面军建制。
当天下午,朱德主持召开联席会议。会上,与会同志对张国焘另立中央、南下受挫等严重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张琴秋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讲话之后发言。她以自己切身体会陈述了南下的沉痛教训,强调只有尽快北上与党中央会合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会议决定,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与中央会合。
红四方面军总部驻扎道孚期间,陈昌浩和张琴秋结为夫妇。他们两人应该说来是相识已久、关系甚长。1927年9月,陈昌浩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时,张琴秋已经留校从事翻译工作,算起来张是陈的老师,但两人从上海进入鄂豫皖苏区开展工作以后,陈一直是张的领导,踏上长征征途以后,两人又生死与共。因此,两人相爱结为革命伴侣也是很自然的事。
张国焘的“临时中央”终于经营不下去了。6月,他在炉霍宣布取消“临时中央”。
7月初,红四方面军便分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开始北上。张琴秋跟随朱德率领的左路纵队第三次过草地,第二次爬雪山,英勇无畏地往松潘、包座一线前进,实现三路纵队的集结。
当张琴秋随部队来到横亘草地的噶曲河畔时,正逢天晴,但见河水翻滚,绿野无垠,后续队伍正不屈不挠地源源跋涉而来。忽然,她听到有人用法语唱起了《马赛曲》,便不由兴奋起来,等一曲终了,她便与傅钟等留学过苏联的同志们,引吭高歌一曲俄国的革命歌曲,指战员们听了顿感振奋。
7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央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陈昌浩、张琴秋夫妇均被指定担任委员。8月初,部队走出草地后,原先一直追随张国焘的陈昌浩,思想起了很大变化,开始坚持北上方针不再动摇。
9月,部队到达甘肃岷州(今甘肃省岷县)三十里铺村休整,准备发起新的战役。在这里,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利用休整机会举办了一期干部训练班,学员来自各个部队,有20余人。张琴秋作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参加了该干训班的领导工作。
在三十里铺,西北局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召开“岷州会议”。会上,张琴秋和大多数西北局委员,坚定支持18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制定的北上发起静(宁)会(宁)战役的作战计划,反对张国焘出尔反尔临时提出西进袭取宁夏的主张。这时,中央来电也及时制止红四方面军西进。于是,30日,红四方面军分五路纵队北上。其时,红二方面军也根据中央指令,经天水地区渡过渭河,向会宁前进。
10月8日,红四方面军总部进抵会宁(今甘肃省会宁县),受到陈赓为师长的红一方面军红一师的热烈欢迎。22日,红二方面军总部也到达会宁以西的将台堡,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会宁实现胜利会师。
张琴秋经历的1年又7个月的艰苦长征,至此结束。然而,她还没来得及洗刷满身的征尘,一场更为惨烈的作战任务却已经在前面等着她和红四方面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5

帖子1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欢迎使用无需登录在线留言
姓名 

手机 

内容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论坛QQ群

Sitemap小黑屋Archiver雅安论坛( 已经安全运行 ) |网站地图

在线客服

会员收集的资源(插件源码等),仅方便学习,您需要自行承担版权风险,未获得原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请勿将文章公开发布或用于商业用途。

声明:本站内容来自于论坛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相关责任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能预警:本站为个人网站,非团队运作,常年务农,山上信号不好,在线少,如有不妥之处,望大佬们多多包涵,万分感激!

雅安论坛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留言进行相关问题提交,留言提交无需注册,我们将严格保证用户隐私。   © 2009-2021